各地"烧钱"投资公积金管理系统 多数被指系垃圾

扫描到手机 金融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日期:2014-09-17 09:58 字号:T|T

摘要:“国务院统一颁布的公积金管理条例,执行标准应该一样,各地却开发出几百套公积金管理系统,每个系统动辄数百万元到上千万元的投入,每年还有几十万、上百万的升级维护费用,几百个系统的开发,几个亿的投入,来管一个公积金,浪费惊人。”东部某省一个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表示。

“国务院统一颁布的公积金管理条例,执行标准应该一样,各地却开发出几百套公积金管理系统,每个系统动辄数百万元到上千万元的投入,每年还有几十万、上百万的升级维护费用,几百个系统的开发,几个亿的投入,来管一个公积金,浪费惊人。”东部某省一个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表示。

然而,巨大的投入却没能达到把公积金联网管好的效果。《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了解到,由于缺乏顶层设计,业务信息系统分散建设,各地公积金管理机构形成 了一个个信息孤岛,多数系统用不了几年就被淘汰,不得不继续追加巨额投资。而明知道是浪费,各地对于重复开发公积金管理系统依旧趋之若鹜,因为“不浪费, 这笔钱就到不了管理机构账上”。

600多个系统管不好一个公积金

记者在北京、上海、广东、湖北、内蒙古、江苏、广西 等7个省区市10多个城市采访发现,由于缺少顶层设计,公积金各自为政、低水平重复投资问题严重,管理一个公积金,各地却自行开发出上百套系统,单个系统 投资动辄数百万元乃至上千万元。然而,大量的建设并未起到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的作用,而是出现了大面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公积金监管司的统计,目前全国设置的公积金管理机构共606个,截至2014年3月,全国住房公积金缴存人总数1.06亿人,缴存总额6.47万亿元,但分散在600多个分中心。

住建部有关负责人表示,600多个中心都各有一套系统,不能互相连通,想建全国性住房信息监管系统就得一家一家谈,一家一家做技术标准,成本巨大。

在采访中,多位地方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人也表示,目前全国住房公积金管理系统面临“三无”窘境: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数据标准、接口标准,导致信息难以共享,系统五花八门。

苏州公积金中心副主任朱建明介绍,目前全国只有河北省在一省之内使用了统一的管理软件,而各地的系统“各不相同,各有特色”。仅是记者走访的十多个城市,就见到十几个不同的管理软件。

“甚至到了每个月底,要想全国汇总一个数据都很难。对于一笔超过6万亿的巨款、上亿的缴存人而言,系统建设严重滞后。”清华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建设管理系教授刘洪玉教授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韶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刘国红表示,应该由住建部公积金监管部门制作统一的管理软件,全国几百个管理机构统一共享,既节约了资源,也为后续的系统开发、监管、升级和发展提供了统一的平台基础。

“绝大多数管理系统都是垃圾”

“2012年刚刚投资了400多万元进行了公积金管理系统的升级,但才两年多,系统的硬件就不够用了,还需要追加巨额投资。”西部一个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表示。

深圳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袁以立介绍,公积金管理机构作为准金融机构,对管理系统的要求很高,但目前一些地方使用的系统远远达不到公积金事业发展和老百姓实际的需求。

相关阅读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精彩组图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提示
    获取数据失败,请检查网络链接是否已断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