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烧钱"投资公积金管理系统 多数被指系垃圾(2)

扫描到手机 金融 来源:中国经济网 发布日期:2014-09-17 09:58 字号:T|T

摘要:“国务院统一颁布的公积金管理条例,执行标准应该一样,各地却开发出几百套公积金管理系统,每个系统动辄数百万元到上千万元的投入,每年还有几十万、上百万的升级维护费用,几百个系统的开发,几个亿的投入,来管一个公积金,浪费惊人。”东部某省一个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表示。

一位地方公积金中心从事信息化工作的负责人表示,不客气地说,花了这么多的钱,研究出来的绝大多数管理系统都是垃圾,用不了几年就要被扫进垃圾堆,到时候还要再花钱统一。“就像花钱修了一堆棚户区遮风避雨,花费不菲,过几年还得拆掉重建。”该负责人说。

除了管理系统的割裂,不少业内人士指出,容灾备份系统缺失,给公积金系统的数据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公积金监管司政策法规处处长潘伟表示,各地的公积金信息没有数据应用级容灾备份,一场地震,灾区公积金管理机构储存的住房公积金历史数据全部消失,“连谁交过公积金都查不到,业务面临瘫痪。”

多位基层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人也认为,建立公积金数据容灾备份系统十分必要,但应该是全国统一管理系统后统筹规划安排,而不能搞成“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大炼钢铁”。

呼和浩特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任海军表示,不可能、也没必要一个城市在另一个区域新建数据备份,至少要统筹到省一级、甚至借鉴银行金融系统,以东北、华北这样的大区域统一备份,防止过度建设和资金浪费。

荒唐花钱离不开利益驱使

一些专家指出,有关部门对住房公积金的监管是只管钱能不能花,至于花这些钱到底能做成什么事,缺乏顶层、长远的规划设计。

“你能想象哪个大型银行,会让每个市区的分行都自己花钱购买设计服务软件吗?那不乱套才怪!然而如此荒唐的事情,却长期在公积金系统存在,而且多年来始终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一位地方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人表示。

中山大学财税系主任林江、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授肖俊等专家表示,公积金的管理提取和银行类似,只需要开发一个系统,顶多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关软件和设计的升级,现在开发的几百套系统,是不折不扣的巨大浪费。重复建设背后凸显全国公积金事业缺乏顶层设计和协调规划。

除了缺少顶层设计,各地对于重复开发公积金管理系统趋之若鹜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利益驱使。

由于公积金的事业发展、人员工资等都依靠在公积金增值收益中提取的公积金管理金,而每年各地用于投资公积金软硬件开发和升级的费用是一笔大头支出,“明明知道这么花钱是浪费,但不浪费,这笔钱就到不了管理机构的账上。”

相关阅读

打印 复制网址 收藏 分享到:
  • 支持 支持 0票
  • 努力 努力 0票
  • 雷人 雷人 0票
  • 无聊 无聊 0票
  • 难过 难过 0票
  • 愤怒 愤怒 0票

精彩组图

网友评论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

发表评论 用户名:置家网友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
已有 0 条评论, 点击查看>>